昨天是『329青年節』,
有人還記得『青年節』的由來嗎?
一定有人記得,
但一定也有人跟布貓一樣,
都還給歷史老師了。(老師,歹勢ㄋㄟ‧‧‧都還給你了‧‧‧‧)
昨天在洗碗時聽到廣播中講到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什麼的,
才驚覺‧‧‧‧ㄏㄧㄡˇ‧‧‧都忘記『青年節』是怎麼來的了!
實施週休二日之後,
很多以前的國定紀念日都變成了只紀念而不放假,
不像以前除了放假之外還家家戶戶國旗飄揚,
所以這是什麼節日、是什麼由來?
多少都還不時在提點著大家;
但現在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太理所當然,
縱使是有放假的國定假日,
大部份的人,(包括布貓我‧‧‧‧)
都只在意著有沒有連休?
可以放幾天?
要安排去哪裏玩之類的!
除了政府部門、公家單位、學校機關仍然非得要做例行的紀念活動之外,
應該很少有人會再去想到為什麼會有這個節日?
這節日是怎麼來的?叭啦叭啦這些問題了吧?!
就更別提那些只紀念而不放假的節日了!!
所以布貓打算從今年的『329青年節』開始,
好好認真的來複習、了解一下一整年中各個節日的由來,
不管這節日是有放假還是沒放假的,
至少以後當皮蛋暘問起為什麼某某天是某某節的時候,
布貓才不至於一問三不知,
當場就變成了囧媽一枚,
那多糗啊!
你們說是嗎?!
*******************************************************************************************************************************
★ 329青年節 ★
民國前1年(西元1910年) 3月29日下午,
革命同志在黃興的領導下,
兵分多路於廣州揭竿起義,
與滿清政府作殊死之戰,
但因為彈藥不足,
加上內部聯繫錯誤,
最終還是不幸失敗。
這次的起義,
死難同志高達七十二人,
皆為有為之青年菁英,
革命黨同志潘微達先生將他們收葬於廣州城北的黃花崗,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由於這次的戰役,
讓更多的知識份子覺醒,
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革命事業,
因此歷經此次的重創之後,
革命黨在短短半年時間就一舉推翻滿清,
建立了中華民國。
在民國32年3月29日,
三民主義青年團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認為「黃花崗烈士」的事蹟更勝於「五四運動」,
因此決議訂定此日為『青年節』。
*******************************************************************************************************************************
在網路上搜尋『青年節』的由來時,
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的相關連結,
林覺民也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與妻訣別書》是在廣州起義的前三天,
林覺民寫給妻子的訣別信。
小時候上歷史課時聽老師講還沒什麼感覺,
多年之後身為人妻的今天再來看這封信,
就有很深的佩服與感動。
《與妻訣別書》的原文比較文言,
但也不致於看不懂,
很多意思也容易猜得出來,
布貓特地找了一篇有原文連同白話文的連結,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連結進去看看。
▶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
以上為『329青年節』的由來,
與大家分享,
也與大家一同複習並長知識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