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起來~
貝兒公主的副食品初體驗,
應該是在滿四個月後那第一個禮拜才對。
當時布貓是依皮蛋暘兩年多前食用副食品的模式來著手進行~
流質→糊→泥→固體。
一開始,
布貓先從最安全的米湯下手,
正好那時皮蛋暘感冒發燒外加嘔吐,
醫生交代要吃得清淡一些,
所以布貓每天中午煮一小鍋稀飯,
挖個2小湯匙的米湯餵貝兒,
其他的就是我和皮蛋暘午餐的主食;
等皮蛋暘康復的差不多了,
布貓還是煮一小鍋的稀飯,
把那鍋裏的米湯做成一個禮拜份量的冰磚,
剩餘的稀飯再想辦法銷掉,
因為天天吃稀飯真的‧‧‧‧讓人食不知味啊!!
貝兒對那2小匙的米湯還吃得挺愉悅的。
所以一星期後再多增加2小匙,
變成4小匙的米湯,
另外再加入2小匙的菠菜湯,
那個小匙約莫比咖啡攪拌匙再稍大一點;
而所謂的菠菜湯,
就是將菠菜用水川燙,
只取燙菠菜的湯汁而已。
4小匙米湯+2小匙菠菜湯吃了將近一個禮拜,
貝兒依舊吃得很開心,
但布貓卻突然覺得~
這樣充其量不都只是在喝水而已,
會有營養嗎?!
因此暫停了米湯+菠菜湯的餵食。
正當布貓一直思考,
該怎麼做才能讓貝兒既能攝取到營養又不會對她的腸胃造成負擔時,
看到了馬偕小兒感染科主治醫生黃瑽寧的部落格,
有篇文正好談到副食品的話題‧‧‧‧
原來這階段只是要讓小人嚐試及訓練吞嚥能力,
不用期待小人會吃的很好或吃的多營養,
而且副食品的質地也不用太稀,
差不多是湯匙舀起來不會馬上滴落的程度即可。
黃瑽寧醫生的那篇文章,
真是給了布貓一劑強心針,
讓布貓對貝兒公主的副食品製作上又激發出許多新的想法。
所以從今天起,
貝兒又重新開始了副食品的探索,
而且不再只是看起來沒有營養的湯水,
而是有質有量的稀飯糊了。
我的小公主,
要乖乖用餐不要挑食,
什麼食物都要去嚐試,
這樣才會營養均衡的長大,
才會像哥哥一樣頭好壯壯喲!!
▶ 黃瑽寧部落格 - 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