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過了端午節,
天氣就會越來越熱‧‧‧越來越熱‧‧‧(感覺都看到柏油路在冒煙了)
呼~
天氣一熱起來,
布貓整個人就會開始發懶,
懶到都忘記要發端午節的節日分享文這件事,
待我想起都已經是幾天之後了‧‧‧(我先罰三杯)
得趕緊來補文一下才行!(再罰三杯~~雄黃酒嗎?!)
說起這屈原先生,
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
沒錯!
就是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詩人是也。
為人正直且充滿智慧,
但因為反對朝廷內部的貪污和腐敗常常忠言進諫,
得罪了不少王公貴族,
進而被設計陷害慘遭流放,
後來屈原選擇了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
抱著一顆大石頭投入汨羅江中自盡。
人們為了不讓江中魚群吃掉這位愛國詩人的屍體,
就把煮熟的米飯丟入江中企圖餵飽魚群,
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而每年的龍舟競賽,
則是由當時人們划著船努力在江中尋找屈原演變而來的活動。
現在大家都已經習慣把端午節當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其實在古時候農曆的五月,
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季節,
俗稱「惡月」;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即惡月惡日,(是說古時候的這天也太糟了吧‧‧‧‧)
先秦以來即被認為是個不吉利的日子,
所以人們都在這天以不同的方式驅除瘟疫和惡運。
許多有關於端午節的習俗,
也是早在紀念屈原之前就已經開始流傳了,
比方說端午節最重要的划龍舟和吃粽子,
相傳就源自於古代的吳越人,
他們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每年的五月初五會舉行圖騰儀式來祈求風調雨順,
他們會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入竹筒中投到江裏去,
也會在這天划著獨木舟去拜訪親朋好友,
或舉行獨木舟競賽,
慢慢的就演變成了今日過端午的習俗了。
在寫這篇文的時候,
布貓突然發覺~
寫【節日★分享】系列的文將近三個月了,
端午節竟然是我第一個不需要先查資料就知道由來的節日,
難道是因為‧‧‧‧‧ ‧‧
有好吃的粽子可以吃的關係嗎?!(~噗)
如果我的歷史老師知道了應該會很想哭吧?!(老師~我真的對不起你‧‧‧)
喔!
在這裏順便和大家分享一首和端午節有關的念謠好了,
因為每次一講到端午節,
布貓的腦海裏就會浮現五月五、慶端午、賽龍舟這幾句,(但是就只記得這幾句而已‧‧‧)
詢問了一下孤狗大神,
終於把這首完整的念謠給找出來。
五月五 慶端午 賽龍舟 敲鑼鼓
包粽子 插艾蒲 悼念屈原也祈福
喝雄黃 把蟲除 取井水 正中午
立雞蛋 莫心浮 端午習俗傳千古
以上,
和大家一起分享囉!!
是說過完了端午節就開始正式進入夏天了吧?!
那些厚冬衣、厚棉被什麼的終於可以收起來了,
不然光是看到那些冬衣、棉被的就快要熱爆了說‧‧‧‧(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