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胡同」,

據考証可能是出自元朝建都時的蒙古語「忽洞」。

指的是一種狹長的地形,兩邊高,中間低;


也有這麼一說是指蒙古包與蒙古包之間的通道;


而到了明朝時,

「胡同」,已成為北京城裏街道巷弄的代名詞。



不管怎麼說,

用來形容北京密密麻麻、交錯縱橫的街巷,

「胡同」,是最貼切不過的了。

「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

1980 年代末,北京胡同的總數可能超過六千處之多,

而這些胡同巖然已成為北京文化的縮影:

賣生活用品的手帕胡同、棉花胡同、米市胡同、燈胡同,

生活娛樂去處的演樂胡同、戲樓胡同等,

都是過去老北京市民的生活地標。

 

北京,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

「胡同」也用那長長短短的街巷

天子居住的紫禁城、

王公大臣的侯門豪宅、

出家人的廟宇寺院 ... 等等這些地方,

與平民老百姓的大雜院串連了起來,

組合而成為了這麼一座完整美麗的古都,

但同時卻也出現了北京歷史文化與現實文明的衝突。



曾幾何時,

在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的號角響起之下,

許多的胡同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2008 年的北京奧運更是促使這幾百年歷史煙消雲散的推手,

大大的」字讓人看的怵目驚心,

取而代之的大樓公寓卻也切斷了維繫老北京人情感的社會網路,

而像布貓一樣的觀光客,

坐著富有濃厚觀光性質的三輪車,

走馬看花的,用了大約 30 分鐘的時間,意思意思的晃過了胡同,

但這一切的觀光安排對老北京居民來說,

不過只是配合著完成一場又一場的表演,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也不是布貓想要的 .... 

玩票性的晃過、看過後,

得到了些什麼?  

又留下了些什麼?  

不過就是死命的將一些名人居住過又古意盎然的宅院印在自己的腦海中,

卻沒有親身深入老北京胡同生活裏的感動。


很多朋友常常不斷的在問布貓:

參團與自助哪種好?  

參團與自助有什麼差別?

我想,這就是參團旅遊與自助旅遊的差別與無奈吧!  


參團,就是食衣住行育樂樣樣全都安排好了的伺候著;

而自助,雖然什麼都得辛苦的自己來,卻樣樣都可以玩進自己的心坎兒裏 .... .....


至於參團好?

還是自助好?

各位朋友就自行定奪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布貓 的頭像
    布貓

    布貓 ♥ 就愛小確幸

    布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